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竺涯共语-导师开放日】拓宽国际视野 共话生物医学 ——记竺涯共语“导师来了”开放日第三期活动

发布者:林威发布时间:2021-01-05浏览次数:800

2020年12月30日,竺可桢学院“导师来了”开放日第三期活动在紫金港校区东1B-209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物理学博士生导师白瑞良老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Hyeon Jeong Lee(李炫祯)老师担任本期主讲导师。物理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德龙老师、2020级博士生周怡晖、2019级硕士生王泽君作为助讲嘉宾出席。竺可桢学院副院长赵俊杰老师、竺可桢学院综合办公室林威老师主持活动,竺可桢学院19级、20级同学报名参与。

活动开始,竺可桢学院副院长赵俊杰老师对在场的师生予以新年问候,并让到场的同学分别向嘉宾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来自竺可桢学院各个不同的专业班级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巴德年神农班、生态学(强基计划)、基础医学(强基计划)、图灵班、智能财务……各位同学与老师学长们汇聚一堂,期待着深入的沟通交流。

接下来,进入嘉宾分享的环节。两位主讲导师分别介绍科研经历和在研项目,周怡晖、王泽君同学分享导学关系与个人科研心得。

白瑞良老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磁共振生物物理学、神经影像方面研究,研究领域涵盖脑活动精准测量、脑结构与功能成像、脑肿瘤精准诊疗影像技术、脑卒中康复及神经可塑性研究等;担任国际医学磁共振协会(ISMRM)Junior Fellow,海外华人医学磁共振协会(OCMRM)Young Investigator,浙江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此次,白老师的分享“水–生命–磁共振影像”为主题,围绕自身经历,个人实验室简介、个人成长史、科研过程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科研历程与心得

白老师讲到,自己本科是物理专业,辅修生物、化学,获得美国生物物理博士学位、进入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后来致力于临床仪器研发,进入生物仪器研究所,在自己导师的带领下探讨磁共振成像的机理自己在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环境中,对磁共振、水分子动力学、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白老师解释道:水不仅是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提供了观察生命的媒介,而磁共振的核心是水的成像。水分子动力学的本质,就是探讨水如何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动力学层面上的改变问题。如今,白老师建立了定量神经影像实验室,主要对脑疾病的精神诊断和机制进行研究。

 随后,白老师结合自己的一个科研项目做出了科研过程详细讲述: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研究过程中发现,他们在胶质瘤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量增多;水通道蛋白AQP4在胶质瘤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而AQP4分子显像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未来有望达到对胶质瘤的精确诊断与治疗。白老师介绍,自己的团队鼓励多学科交叉目前既有物理、生物相关专业,又有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团队在各专业人才的多元化碰撞之中,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科研成果。

Hyeon Jeong Lee(李炫祯)老师来自韩国首尔,主要从事生物代谢、肿瘤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研究,近年来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共发表15片篇CSI文章,1篇国际学术专著,6篇国际会议论文,主持国家自认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参与撰写并获得了多个研究计划资助。

李老师介绍到,自己本科在国立台湾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习,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后,逐渐对光学感兴趣,并得到了医学和光学两位导师的指点汇聚多学科研究视角。现在,李老师入职浙江大学并成立实验室,研究分子振动光谱对单细胞成像相关内容。

李老师“Single-cell functional imaging with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c signature”为分享主题,具体介绍了正在研究的高精度单细胞时空分析的技术。李老师指出传统的生物化学分析法缺乏时空分辨率,对样品破坏性大;而大荧光基团会干扰细胞活动,且荧光信号难以定量化。而李老师的实验室依靠化学键不同,利用拉曼探针,开发了无标记、微标记方法。李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实验室中基于拉曼光谱的分析仪器,并介绍了高精度单细胞时空解析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意义:只需看化学键的振动模式,就可以对细胞做无创的细胞膜点位成像,并进一步对疾病的相关方面做出深入研究,随后举出了通过这项技术发现肿瘤内胆固醇脂的例子,介绍了抑制肿瘤转移的技术前景。最后,李老师总结自己正在研究的这项技术:化学键选择性成像为生物医学、材料和纳米科学提供了一个很有前景的平台。

王泽君同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二学生,目前在白老师课题组以学长的角度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在导学过程中的感悟。学长分享到,同学们一定要沉下心来,就比如他自己进实验室时感到学科跨度大,进行科研十分困难但他在进一步接触临床中的问题,逐渐形成了研究兴趣与思路,尤其是他发现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到病人,这使得他有很大的成就感。对于导师的选择,王学长希望同学们能尽早明确自己的目标理论研究导向,还是工程应用导向,再去选择相应领域的导师不断提升

周怡晖同学目前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年级直博生,是李炫祯老师课题组成员。周学姐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和李炫祯导师交流的经历,并且分享了整个的做科研过程。她以目前的在研课题——细胞代谢异常在癌症中的重要作用及代谢异质性,作为科研例子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围绕研究背景、相关技术、实验过程等等方面做了具体的介绍,让同学们对科研的每个过程都有了细致的了解。

开放日在每位嘉宾分享后,都设有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就自己的困惑与师长展开提问。老师们的科研是否也总是一帆风顺呢?是否有遇到过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呢?面对这个呼声很高的问题两位导师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路。白瑞良老师坦言,他曾经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做科研的能力在接触科研的初期,多次的碰壁让他差点放弃这条道路,但自己后来在导帮助和劝导下挖掘了自己的兴趣并定下科研目标,在科研路上也越来越有起色。白老师教导同学们,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则指出博士阶段时零基础进入光学实验室自己科研上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交叉研究的实验室中,她既要钻研打磨已有一定基础的生物技术,也要从零开始去涉猎光学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李老师说:研究某一个问题,有很多不同手段,需要用到很多不同知识,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对新的领域的学习与自己强项相结合不断突破舒适区,实现创新。

赵俊杰老师结合2019级选导师工作,亲切询问了19级同学们导师确定情况,并希望在场的2020级同学们也可以早日确定研究兴趣,提前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作更全面的了解。他告诉同学们,“竺涯共语”开放日是竺可桢学院增进师生交流的重要活动,我们应该抓住“导师来了”开放日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导师、接触前沿、锚定方向。他号召同学们多做跨学科交叉研究,重视基础课研究;平时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多去了解物化生基础课,对未来科研会有很多帮助。

活动的最后,两位老师都向同学们提出了寄语: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都体会到了竺可桢学院的同学们的积极与热情,希望竺可桢学院的同学们能够在和导师的交流中得到一些启发,尽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把科研作为本科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早日学业有成。

本次“导师来了”第三期活动也是本学期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希望同学们可以在竺院导师制的带领下,在学习中增进交流,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在思考中得到感悟,与导师携手,照亮自己的科研之路!

| 贺俊哲

 | 鲁杨

往期“导师来了”开放日活动回顾:

   第一期活动(吴维敏老师+陶凯老师):http://ckc.zju.edu.cn/2020/1229/c34916a2239978/page.htm

   第二期活动(金建平老师+周琦老师):http://ckc.zju.edu.cn/2021/0323/c34916a2270499/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