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黄芷铭,中共党员,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医学试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2001班,主修生物科学专业。获评浙江大学2022-2023学年竺可桢奖学金、竺可桢学院首届“十佳荣誉学子”。在科研上,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溶酶体自噬缺陷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研究”(2023.9-2024.6),参与“机体内质网自噬检测及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参与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的综述撰写并发表相关论文,作为负责人参加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结题优秀。对外交流方面,她参加2023年西湖大学“探索生命前沿”国际暑期学校、2022年未来领导力课程等。
社会工作方面,黄芷铭积极组织并参与学院、班级、社团活动,现任巴德年2001班副班长,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组织部副部长,以及子鼠诗社、红楼海棠社、BiolinkX生物信息学协会等多个社团干事;并曾任竺可桢学院团委学研部副部长,工作考评优秀。在志愿活动方面,她是浙江大学五星级志愿者,曾担任亚洲大学生峰会志愿者、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志愿者、CUBA志愿者、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志愿者等。
科研之路:舟行学海上,扎实作帆行
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被问及科研经历时,黄芷铭提及了不少难忘的回忆。“生物实验的步骤动辄花费十余小时,整个实验的时间周期很长,白天又有课业的压力”,这样的强度恐怕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这已经是她做实验的常态。据黄芷铭说,做实验时经常需要根据实验时间来调整作息,导致晚睡是常态。同时,由于生物实验的特殊性,很容易遇到表达不出结果或需要反复论证的情况,这使得一个实验需要反复做许多次,成为生物科研人员常常遇到的“拦路虎”。
大一时,黄芷铭还沉浸在高考模式的学习状态中,常常早起去教室自习,专注于课程内容。到大一下,找到学习节奏的她开始接触科研。进入大二后,她的学习重点便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实验室。从大二到大三,黄芷铭经历了从只会跟随师长脚步的科研小白到有了自己的科研想法并且独立开展课题的“专业人员”的过程。
回忆起自己的科研之路,黄芷铭笑着说,其实她的手不算很巧,许多操作需要反复练习,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死磕到底,做不出来就再做,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和试验方法”,扎扎实实地练习,最后一定能得出最终的结果。这也是她在科研过程中一以贯之的精神——坚持到底、从未退缩,并最终造就了她如今的科研成果。
心之所在:兴在趣方逸,志满道长存
在科研学习的同时,黄芷铭从未放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她的研究方向是生物,但是她的爱好却是中国古典文化。作为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组织部的副部长与子鼠诗社和红楼海棠社社团干事,她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从未磨灭。
纷繁的社团工作加上主修专业和科研学习的压力,有限的时间该如何合理分配呢?黄芷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做出恰当的取舍。为把学习与科研放在第一位,她选择加入额外活动耗时较少的兴趣类社团,在保证学科时间的情况下丰富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同时,黄芷铭参加了许多对外交流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今年暑假的对外交流活动中,西湖大学暑期学校让她的科研之路又更进一步。在交流活动中,她见到了许多海内外的专家院士,得到了很多和著名教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如哈佛大学遗传系主任、耶鲁大学遗传系主任等。“听了他们的讲座,我对各个领域的了解深刻了很多。”课余时间,黄芷铭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其中,担任亚运会志愿者的经历让她记忆深刻、受益匪浅,黄芷铭坦言在这一过程中她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
新生寄语:青春须早为,未来尚可期
Q: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参加活动带有比较强的目的性,会把关注点放在活动能否获取学分、帮助获取奖学金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A:我觉得大学不应该是只盯着奖学金之类的去做。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科研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有很多未知的部分等待着我们。所以,大家没必要把自己困在专业学习的小框架里。在浙大这样的平台上,只专注于课业科研有点太浪费了,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精彩,其实有很多机遇值得我们去探索。
Q:对于在学习和生活中迷茫的同学们,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一些建议吗?
A:学习、科研等所有的活动,我觉得都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选择一件事,坚定地的去做,沉下心去,然后开出花来。
正是因为她的扎扎实实、她的坚定不移、她的一步一个脚印,黄芷铭已从刚进校园的小白蜕变成了如今成就满满的优秀科研人。在注重学业科研的同时,她全方面发展,积极地参与各种兴趣活动,为自己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好。相信获得竺可桢奖学金不会让她的步伐停滞,只会让她更加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