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混合学习研讨班】智能制造推进行业变革,机器人“卡脖子”技术引领人类未来——记杨华勇院士专题讲座

发布者:林威发布时间:2020-12-15浏览次数:463

20201124日晚,竺可桢学院《混合学习研讨班I》跨学科专题讲座第四讲在紫金港东2-103教室如期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就“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卡脖子’技术”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讲座由竺可桢学院副院长张帆主持,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葛坚出席并观摩。

精准剖析现状,把握行业未来趋势

杨华勇院士提到,新的五年中国将面临重大变局,随着中美进出口总额下降、欧洲日本封锁高端制造业、低端制造业竞争激烈,经济增速回落,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将在工业聚焦,智能制造是我国下一步数字转型的主要内容,是大势所趋。

第四讲混合学习研讨班跨学科讲座现场

列举鲜活实例,揭开智能制造面纱

在分析现状和趋势后,杨华勇院士提出工业产品由硬到软结合,即企业生产从机电产品到数字化智能产品的转变。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的价值不断跃升。接着,杨华勇院士以两个典型案例展开解释了数据的价值。从远程智能轴承维护中数据的实时记录和传输到5G淬火实时监控,从企业智能排班排产平台建设到设备供应商利用“热数据”转型为服务供应商。杨华勇院士总结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找痛点,找中国产业的痛点,找世界产业的痛点,直面痛点敢于挑战,才有更大的机会走出来。

杨华勇院士讲解现状与趋势

解读广泛应用,标示机器人技术未来前景

课间休息片刻后,杨华勇院士继续介绍下一个重要话题——机器人。在杨华勇院士图文结合的讲解中,同学们看到了现代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外骨骼运动康复系统、胸椎腰椎智能康复系统正保卫着人类健康;在军事领域,反恐排爆机器人“冲锋陷阵”,守护平安;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自动化机器人提高着社会生产力,成为工业转型的“发动机”,助力国家经济增长。在讲座中,有善于思考的同学向杨院士提出这样的疑问: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力资源吗?面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杨院士这样解答:“不可否认的是,机器人会取代一部分生产线工人。但同时也会驱使这些人去往更好的岗位,例如白领。此外,机器人的发展必然会创造更多的新工作岗位。机器人的应用会带来局部减员,但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利益,这也会使得高级工作岗位增加。因此,机器换人势在必行,但是人的作用终究是无法被取代的。

讲座现场

展示前沿成果,突破西方“卡脖子”封锁

讲座的最后,杨华勇院士为同学们展示了近五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首先是高性能液压元件关键技术,尽管西方有意垄断高端液压元件技术,但是浙大在液压领域的成果在亚洲已经遥遥领先,剑指世界一流;第二个是光刻机浸没系统研究,为打破外国对光刻机的封锁,浙大承担了光刻机浸没系统部分的研究任务,助力我国的芯片制造;第三个是飞机自动化装配关键技术及工艺装备,目前这项技术广泛运用于民航、军事领域,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在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学提问智能制造相关问题

在杨院士的精彩演讲和同学们的全情投入下,原定两个小时的演讲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这场学术上的“饕餮盛宴”,展示了从基础科学到工程技术再到行业前沿的转化路径,让同学们得以窥见智能制造的机器人前沿技术的全貌;从深挖科学原理到多学科联动攻克技术难题,同学们得以感受跨学科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真谛。在短暂的珍贵时光里,同学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一位大科学家深厚积淀的学术造诣、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高瞻远瞩的全球视野和质朴浓烈的爱国情怀。希望大家在今后人生的漫漫长路上能够回想起这节意趣盎然的研讨课,回想起杨院士给我们带来的深厚启迪。

 

|洪浩荣 郭家豪

|郭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