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秉承求是精神,启迪科研人生--竺可桢学院“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之Patrick Maxwell教授交流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22浏览次数:3117

“My main piece of advice will be to pick a question really excites you. Although many experiments don’t work, if the experiment gives an exciting result, it will be really exciting.” ---Patrick Maxwell

 

2018年6月21日上午10:00在东1A-101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竺可桢学院“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之Patrick Maxwell教授交流会。本次活动邀请的大师是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Patrick Maxwell教授。本次活动由副院长张帆老师主持,来自巴德年班、交叉班、混合班、求是科学班等多个专业的同学参加了交流活动。

file.php?cmd=download&id=92360

交流会首先由张帆老师向Patrick Maxwell教授表达了热烈欢迎,并向Patrick Maxwell教授介绍了学院概况。

file.php?cmd=download&id=92363

随后, Patrick Maxwell教授以自身的科研经历为引导,与同学们在学术态度、科研现状、学科前沿等多方面进行了气氛轻松、内容深刻的交流。Patrick Maxwell教授首先分享了他在牛津大学时做课题研究的一个小故事,引发同学对“批判性思维”的探讨和理解。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始终保持“怀疑”的精神是开启科学殿堂的钥匙。Patrick Maxwell教授告诉同学,不能全盘相信学术论文,哪怕是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也是有可能出错的。随后,Patrick Maxwell教授和同学们探讨了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一位同学提出,可以通过多个实验室的合作来提升数据的可信度。针对这个观点,Patrick Maxwell教授表达了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现在多实验室合作存在的数据不共享的问题。Patrick Maxwell教授还提出实验室交流会对于加强各实验室对研究课题的理解是很有用的,而且我们应该谨防为得到理想结果而对数据进行主观选择。正如竺可桢校长强调的:“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竺可桢学院的优秀学子,都应该秉持“求是精神”,严谨治学。

Patrick Maxwell教授还告诉同学,一定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遵从你的内心,不随大流”这一句话道出了科研工作的真谛。认真观察、严谨分析、多方面比较、由兴趣引导、客观对待,这不仅是选择实验室的方法,更是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时的技巧。Patrick Maxwell教授也用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信念。在研究肾衰竭的机制过程中,他对血氧含量对细胞的影响这一课题产生了兴趣,一做就是20年。现场他也就这一学术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

file.php?cmd=download&id=92362

大师面对面活动在亲切热闹的气氛中结束,Patrick Maxwell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由自身科研经历带来的经验与启示,更是针对当下社会的需要与科研的病症向同学们提出的深入心灵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成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成为怎样的科研工作者?相信经过这次交流会,在座的同学们都对这两个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

 

附:大师名片

Patrick Maxwell教授于2002年担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肾脏病学教授,2008年成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学教授并于2011年晋升为医学院院长,201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钦定席位教授荣誉(第27任),并开始担任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负责医学院的战略发展及日常运营。Patrick Maxwell教授同时也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与细胞学分会主席,于2006年-2012年间担任医学科学院的注册主任,参与国家生物医药科学方面的政策制定。Patrick Maxwell教授是肾脏病领域的专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细胞对氧的反应。其研究成果表明羟基化是控制蛋白质破坏的一种新方法,且细胞中存在“氧感应器”。

 

 

图:张妍

文:谷雨昕 于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