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样一些老人,他们年轻时叱咤风云;如今,在时间的冲蚀下,虽然青春不再,但精神矍铄,气质依旧,时间积累而成的智慧更是让我们自惭形愧。
今天是2013年12月24日,我们巴德年1301班大部分同学跟随爱心社领队前去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望那里的老人。
下午1点,我们在校门口集合,然后集体乘坐129路转2路,到达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讨论即将面对的专业选择,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更让人欣慰的是,一路上只要看到有需要的人上车,都会马上让座。是呀,志愿者只是为人服务而已,若非要在某个特殊的形势下进行,反而失去了志愿者本身的意义。
到了社区医院后,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与几个风趣的老人展开交谈。
蒋爷爷是曾经的局长秘书,精通英语和俄语,曾经还翻译过俄国作家的作品并在杂志上发表。更让人惊奇的是,老爷爷写了一首漂亮的字。他说他原是软笔书法的好手,还参加过杭州市的大赛。只是限于医院的条件,他就用普通的水笔为我们现场背了一首诗并写了下来。另外,爷爷年轻时还去过很多地方,见识之广让我们赞叹不已。
还有一个赵奶奶。年轻时的她是一个大小姐,前去台湾求学长达7年。如今两儿一女,还有一个孙子,日子过的非常美好。她是因为膝盖处的关节炎,反反复复,如此才常住在社区疗养院里。奶奶与我们谈的开心,还为我们来了一段黄梅戏,声音宛转悠扬,听得我们如痴如醉。她还说,若是身体好的话,她还可以为我们来一段扇子舞或交谊舞,只是可惜如今却是连站立也需要人帮忙了。突然觉得这样的老奶奶是那么可爱,又是那么让人怜惜。
最后一个小组的同学陪着一位喜欢美食的葛奶奶聊天。葛奶奶很喜欢与我们聊天,一个一个的问我们从哪里来,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马上的讲出那个地方的美食。她讲的我们口水直流,还帮我们分析各地美食的区别。同一样食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奶奶都可以为你一一道来。
时间有限,不知不觉就到了离开的时间,我们依依不舍的和老人们告别。到了楼下,我们一起拍了合照。合照过程中,同学们心情愉悦,这也是对今日活动的一种肯定。
活动很成功,同学们原本因为长时间坐车的疲惫也随风消散。通过这次活动,我想我们都该明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老人不仅是生命的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群惹人疼惹人爱的可爱孩子。有时候他们的要求真的很低,不过是想找个人聊聊天,唠唠嗑。让我们的举手之劳,替这些老人的年华添上温和甜美的结尾。
回来后,大家感慨万分,来听听大家的感想吧:
魏愉萍:此行收获颇多,一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可以改善的,这对将来从事医生职业的我们是莫大的鼓励。二是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岁月。
徐渤涵:每个人都有不幸的时候正如葛大妈17年中风的经历,但每个人有都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女儿很有出息也十分孝顺每周都回来看她,在我们和她交流的时候,又是甚至忘了她还是个住院17年的老病人,从家常谈到社会,从生活经历谈到自己曾经的理想……更像是一个充满阳光朝气的老者在用夕阳晚霞却强烈的霞光照耀着我们的稚嫩的笑脸。
杨阳: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或许我们上了大学之后,我们也逐渐变得忙碌而很少与我们自己的长辈甚至是父母见面、交流了。老人、长辈们盼望的团圆不需要我们做别的,只是我们所抽出一点时间的陪伴。
郭止戈:经过这次志愿者活动,我不仅培养了自己的爱心,顿时感到在病痛的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助,这无疑也坚定了自己学医的信念。这次志愿者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王凯:在医生的带领下我们在长廊里见到了第一位老人,她是一位92岁高龄的老奶奶,老人家精神很好,一听说我们是来陪她的,神采奕奕地向我们自我介绍,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我今年92岁了”,一边讲还一边比划,说完还不忘自我呼应地来一句拖长的“诶————”,顿时让我忍俊不禁,之前的紧张感一扫而光,反而很想和这样的老人家好好地聊聊天了。
肖昌洲:谢伯伯,我们这么称呼他,耳朵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对他说话都要比较大声。所以在这个下午,我们主要听他说,听他说他的经历,听他说他的年代的故事,听他说着美好的故事。
一次看望并不能让老人们的生活改变什么。我们带着淡淡的遗憾,希望对于这些可爱的老人来说,我们的来到没有让他们造成困扰,就已经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