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不灭的是革命的火焰,剪不断的是红色的情丝。由浙江大学校团委主办的“红色寻访”活动顺利展开,来自浙江大学的十一名大一学生,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社会实践,寻访红色文化,聆听老区声音。
红安县是全国有名的革命圣地,但由于建国后的一系列原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近年来,红安县大力倡导科技兴农,科技扶贫,实现了县城的飞速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红色旅游业也发展迅速。实践队的11名队员皆来自湖北省,队员们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老区的红色精神,并通过调研活动为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出谋划策。本次实践活动由五个部分组成。
缅怀先烈,追忆红色年华
黄麻起义和鄂豫�苏区纪念园坐落于陵园大道的尽头,是同学们社会实践的第一站。随着红安县政府对于红色文化的日益重视,各类红色景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不断完善。同学们先后参观了革命烈士馆、革命历史馆、李先念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在将军墓与红安烈士纪念墙前向烈士默哀。红色文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失去生命力,反倒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为人们所进一步的领悟。
天台毅行,重走红色之路
为了能够真切地感悟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队员们以身作则,沿着老红军的足迹,开始了第二天的毅行。登高而望远,跋涉方知其苦。同学们顺着天台山一路攀登上去,烈日当头,他们汗如雨下,坚持着一步一个台阶,直至天台山顶。毅行途中,同学们寻访了部分红色遗迹,一位同学在刻有“拯救国家、振兴民族”的摩崖石刻上如此感慨到:“我们只走了一小段就累了,可以想象到那些战士们的坚韧之躯,我十分的佩服。”
光荣院内,畅谈无限荣光
魂归故里,红安县是许多将军魂牵梦萦的故乡,许多老红军戎马褪去后半生都居住在这里,吮吸家乡的甘露,沐浴天赐的恩泽。社会实践过半,同学们来到了联系好的红安县光荣院,与老人们共度了一段珍贵的时光。光荣院里居住着43名老红军及烈属,退伍、转业及复员军人。在光荣院薛院长的引领下,同学们来到了老人们身边,很快与老人们聊了起来。99岁的老红军王金平爷爷和大家说:“当年的事儿,我说起来你们都不信”,接着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惊心动魄的革命历程,同学们深受教育。尽管年纪大了,但老人们的娱乐生活非常多彩。见一旁放着象棋,男生们兴致勃勃地与几位老人“交战”了起来,周围的老人连连发出赞叹与喝彩。最后,几名同学为老人们表演了跆拳道,引得在场人员阵阵笑声。临走之时,所有老人在门口依依不舍地为同学们送别,夕阳将老人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长胜一街,远望昔日印象
队员们来到七里坪的长胜街头,顺着朝阳,走近革命时期的红安岁月。沿着青砖黑瓦、木格门扇,队员们一一参观了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黄安县苏维埃经济公社、列宁市场殷街遗迹、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等一批遗址,对鄂豫皖苏区的建设有了质的了解。
感恩调研,回馈老区人民
斜阳疏影,老街已尽。本次社会实践的红色寻访部分在七里坪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但实践并没有结束。寻访过程中,同学们还积极开展了关于红安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活动,实地考察了多个红色景点,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采访了游客、景点负责人等数十人。回武汉后,他们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调研结果显示,近八成游客及本地人组成的调研对象认为红安县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相对来说红色旅游品牌的开发、宣传不足。
其中,游客们反映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的问题在于旅游资源地点分散,基础交通不便利以及宣传力度不够。据采访的黄麻纪念园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所说,“今天大家更加了解的是延安、井冈山,红安县虽然是“第一将军县”又有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遗迹,但其红色旅游的影响力比较局限于湖北及相邻省市。从历史地位来看,以我们的旅游资源应该拥有更大的辐射面,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接受红色教育。”调研表明,红安县红色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走出去”,弘扬红色精神,打响红色品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完成调研报告并且将调研的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希望能为老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走一段红色之路,听一段红色往事,悟一段红色人生。
文/占悦 刘赵昕 图/郑晶晶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201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