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动态

【社会实践】城市生存――身与心的双重考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7-17浏览次数:1267

          他们是浙江大学用层层苛刻的选拔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下用实际行动诠释求是精神,他们在校园里挥斥方遒、成功举办了一个又一个活动。那么他们能成功应对社会上的艰险复杂,他们能克服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用每天10元的启动资金在陌生的城市生存10天吗?事实证明,他们完全可以!

2013年7月8日至17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团委副书记吕成祯老师带领16名队员和10名工作人员共26名同学在浙江省嘉兴市开展了为期10天的城市生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是浙江大学985三期项目——“领袖培训计划”之下的一项重要活动。该活动受到钱江晚报、南湖晚报、嘉兴新闻广播、嘉兴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跟踪和报道。
7日下午抵达嘉兴旅馆之后,16名队员先自行分为四队,工作人员“没收”了队员们的现金、银行卡、电脑等可能影响活动公平性的物品,并发给每人100元启动资金供交通、食宿使用。同时为每个队伍分配两名队辅,定时向总控人员反映队员们的安全情况、工作情况等。
8日开始找工作的队员们,几乎都遭遇了“滑铁卢”,纷纷碰壁。除一名同学找到做网站的工作、一名同学找到馄饨店打工的工作外,其余同学在外奔波一天全部一无所获。这对曾经衣食无忧、顺风顺水的同学们来说,真的是不小的打击。但队员们并没有气馁,并且想到了转换媒介和方式,杨颢组的同学就通过在贴吧内寻求帮助成功解决了三名同学的工作。至9日晚,16名队员全部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找到了工作并不意味着可以放轻松了,相反,这恰恰意味着勤劳、辛苦生活的开始。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加之可工作时间过短,只有三名同学找到了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家教、做网站,为报社提供新闻线索,剩余队员找到的工作都是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馄饨店服务员、五芳斋服务员、海鲜酒楼服务员、配菜员,少年宫志愿者、发传单以及贩卖小商品。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早起晚归、需要为了生存而改掉因被宠溺而产生的坏习惯、需要遵守作为普通员工所必须遵守的各种准则、需要每日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有些队员明显晒黑,完成工作后双腿疲惫得几乎无法动弹;有些队员在自己的狭小工作空间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内心也因这种无意义的重复而深感浪费光阴的惶恐;有些队员在烈日下站了一整天,发着不会有人愿意看的传单,舍不得买一瓶矿泉水。
 
 
在陌生的城市,同学们渐渐都懂得了坚持的可贵、懂得了节俭的重要,懂得了宽容的意义,懂得了小组成员互相合作与扶持能带来怎样冲击巨大是感动,懂得该如何用乐观与憧憬燃起对每一个明天的热爱,懂得该对生活赐予的一切怀有怎样深深的感激。在队员的感悟中,赖玉莹同学这样写道:“要让我来说说自己参加这个活动的变化,我想,那一定是变得更宽容了。原来觉得很多的职业不可理解,真正自己去做过之后,才发觉其中有那么多的不容易和艰辛。”蒋童同学谈到:“我们身边同龄人更多的是温室中生长,吃苦不难,但生活没有兴致和盼头却是很难熬。因为憧憬,所以慈悲。自己亲身经历过往往能体会更多。”李七七同学更以一首《水龙吟》表达他对这个活动的理解。原词如下:
“水龙吟 余杭云岸新低,楚囚声里桃花瘦。也无风雨,人前萧索,转身如旧。世事无常,江山险恶,当时锦绣。况十围古木,空山兴灭,沉浮久、公知否。数日靡靡奔走,尽晚钟、残星将昼。坑灰未冷,只消墙在,穷儒尚有!一万年来,功名尘土,无关诗酒。任春秋更替,个中妙趣,在人归后。”
此次城市生存活动提高了领培成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自力更生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领导力和意志力。这次活动,也使领培成员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存经验、技巧,初步学会了如何处理相应的社会问题,为他们更好的了解生活的艰辛,珍惜当前的生活并为未来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201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