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卷卷的窗帘,静静地躺在咖啡色的地板上,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散开来。周末午后,建工咖啡厅,一张方桌,几盏明灯,在社科读书俱乐部会员第二次小聚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一幕幕被细细品味着。
在主持人张柏岩对活动做了简短的介绍后,焦点来到桌前轻轻敲击着鼠标的主讲人陈嘉亮,发生在二十世纪的故事透过一张张幻灯片被还原出来。陈嘉亮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部作品及其作者的地位,并结合菲茨杰拉德所处的时代背景介绍了该书的意义以及内涵。
之后现场播放的电影片段使会员们仿若置身其中,屏息凝视。波折的情节、复杂的人性,在主讲人深邃音色的解说下更添几分味道。
一曲轻柔的爵士乐终了,电影在唏嘘声中完结。片刻的沉默过后,在主讲人的引领下,会员们就影片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美国梦带来的终究是繁荣还是虚妄?盖茨比的“伟大”二字到底该如何解读?这人世间什么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如今“中国梦”是否应从中吸取些许经验?会员们声声追问,字字斟酌,无愧“求是”二字,各抒己见,思维的碰撞擦出火花,屡有“创新”之见。
夕阳的余晖被晚风揉碎,撒在咖啡厅的各个角落。活动的尾声,会员们互相道别,相约共话五一佳节后。
竺可桢学院团委